寬恕-讓惡緣告一段落 慈大林建德教授探討原諒的價值,期刊同時收錄於AHCI和SSCI資料庫中

教師面, 榮譽與卓越

生在世間,少不了人與人的互動。這些互動,有的讓我們心生歡喜、有些讓我們不開心。有時會遇到別人苛待我們,讓我們生氣、怨恨。這時候,要怎麼處理這些「惡緣」呢?

這時候,我們可能就會想到《靜思語》說的:「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對方並不覺得他是對我們不好……相反的,他可能覺得「我是為你好」,所以他認為我們不但不應該生氣、怨恨,還應該進一步感恩他才對。這時候,我們還要原諒他嗎?當對方不認為自己有錯時,我們的原諒還是原諒嗎?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林建德教授最近對此問題作了一個探討,寫成With or Without Forgiveness: A Buddhist Take on Forgiveness論文,預計2021年9月發表在比利時魯汶大學倫理學研究中心出版的Ethical Perspectives學術刊物中,此期刊同時收錄於AHCI和SSCI資料庫中。

林建德教授指出在佛教的經典中,寬恕的相關教導屢受到重視,但可能有一些問題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例如我們可以原諒一個不承認錯誤的人嗎?也就是說,認錯或悔改(repentance)是否是寬恕的必要條件?

西方學界對寬恕已有諸多探討,對此基本上可分兩種看法:第一是認為,寬恕是一種美德、是個人的道德修養,所以不論對方有無悔悟,我們都應該寬恕;第二是認為,寬恕是一種客觀規約,沒有悔悟就不是寬恕、不值得寬恕。林老師從佛法教化的觀點,來探討寬恕是否需要先認錯。文中指出,佛法的寬恕未必以悔過為前提,而卻是無條件的,與犯錯者的悔悟不一定有必然關係。對此,林老師提出了四個觀點:

(一)、任何的錯與過失都是因為無明與苦。人因為無知所以犯錯,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有害的行為,因此只有犯錯的人而沒有邪惡的人。就像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時說的:「父啊!原諒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此,不論個人或團體是否悔過,我們都應該要原諒他(們)。

(二)、寬恕是慈悲的實踐。佛教強調慈悲,達賴喇嘛也曾多次強調,要實現終極的幸福的關鍵途徑是培養慈悲和利他精神。寬恕是對他人的慈悲,所以不論他人是否悔過,寬恕他人都是必須的。

(三)、寬恕有助於自我轉化。如果不選擇原諒(寬恕),那就是繼續執著在怨恨中,這樣對自己的身心都是一種殘害。選擇寬恕其實就是選擇放下與釋懷,讓自己不再陷入更艱難的情境,所以即便不考慮利他,寬恕對自己也是有益的。

(四)、感恩曾經傷害我們的人。任何的傷害都是對心性的考驗,所以佛教以「逆增上緣」來面對惡緣。把惡緣當成是一種心性的訓練,進一步去寬恕傷害我們的個人或團體,甚至感恩這些傷害提供我們成長的機會,讓我們轉化和超越。

文中還指出,寬恕是佛法修行重要的一環,其中一些特點不同於一般所說的寬恕,包括:一、重於意圖的寬恕,即佛典常說的「意業為重」,說明意圖本身決定了業的品質;二、「無我」的寬恕,寬恕既是美德,不應有自我利害得失的考量,如菩薩的「布施」一樣,必須是「三輪體空」;三、寬恕是一種能力,而不是只是概念的理解,必須透過練習(修行)去提升這樣的能力;四、寬恕是強者的展現而不是示弱,同情的只是犯錯的個人,但對於不法行為仍舊不能容忍,重視立基於正義的慈悲。

因此,不論對方是否悔過,寬恕(原諒)仍然有其價值;原諒別人不只是善待自己,還能進一步地訓練心性,讓我們得到提升自己的機會。上人也常說「付出不但要無所求,還要感恩」,縱然對方沒有悔過,寬恕也能讓自己放下,不再糾結於惡緣中、讓惡緣告一段落。上人也常說:「甘願打八折」,也是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