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蒞臨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最新訊息
【研究所校內轉所考】114學年度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班 簡章下載|歡迎轉考(6/30-7/2)
【研究所校內轉所考】114學年度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班 簡章下載|歡迎報考
招生簡章 (請自行下載) |
報名日期 | 公告報名資格審查結果 | 考試方式 | 寄發成績單 | 放榜日期 |
114學年度「研究所校內轉所考」簡章 | 114.6.30(一)~ 114.7.2(三) |
114.7.7(一) | 書面審查100% | 114.7.14(一) | 114.7.25(五) |
轉所(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班)準備資料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碩士班 | |
招生名額 | 4名 |
申請資格 | 凡本校碩士班在學生,修業滿一年以上者,可申請轉入本碩士班。 |
考試日期 | 僅辦理書面審查 |
考試方式 | 書面審查:100% |
評分方式 | 慈濟大學研究生轉所申請表。 碩士班歷年成績單。 自傳(含轉入原因)。 參與研究成果及其他有助於審查之書面資料。 備註 經核准之學生,仍需依據相關規定完成本所碩士班 |
備註 | 經核准之學生,仍需依據相關規定完成本所碩士班畢業條件,始得畢 業。 |
【徵聘師資】Looking for professionals in religion and charity
【徵聘師資】慈濟大學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副教授以上優先
歡迎認真教學,積極從事宗教慈善,參與社會服務,符合資格的師資加入~~~
Tzu Chi University is looking for professionals in religion and charity Location
- Position:
Associate Professor or above preferred - Field:
(1). Those engaged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religious charity.
(2). …
【論文徵稿】114/9/19-9/21第36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徵稿中(5/9截止)
第三十六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徵稿啟事 下載報名表word PDF
壹、會議名稱:第三十六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貳、會議時間:2025年9月19日(星期五)~21日(星期日)
參、會議地點:花蓮慈濟靜思堂、慈濟大學
肆、主辦單位:慈濟慈善基金會、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伍、協辦單位:(按輪流主辦次序排序)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福嚴佛學院、華嚴專宗研究所、圓光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香光尼眾佛學院、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佛光山叢林學院、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中華慧炬佛學會
陸、申請資格:國內外各佛學院所、大學宗教系所或其他相關系所研究生。
柒、徵稿主題:佛教學研究、佛教經論與文獻研究,或任何與佛教相關之議題。
捌、錄取篇數:以30篇為限。
一、由主、協辦單位各推薦一篇論文參與發表,所推薦之論文請蓋單位印信,經審查、修改後接受。
二、其餘篇數開放給各佛學院所、大學宗教研究或其他相關系所學生。
三、以上皆由主辦單位成立「論文審查委員會」審查發表者摘要及完整論文。
玖、徵稿方式、期限與語言
一、有意投稿者,請於2025年5月9日(星期五)前,繳交報名表暨論文摘要(800-1,000字)及相關參考書目(附件一);論文摘要請清楚說明問題意識、研究背景與重要性、計畫內容、結構安排、預期成果。
請於期限內繳交Word檔及PDF檔各一份傳送至:religion@gms.tcu.edu.tw
二、本會將於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前通知入選者,請於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前繳交論文全文Word檔及PDF檔各一份,傳送信箱同上。
三、中文、英文投稿皆可,會議發表時亦可選擇採用中文或英文。以英文投稿及發表者,請另行準備中文摘要。
拾、論文格式與相關事項
一、論文格式範例,如(附件二)。
二、會前各篇論文PDF檔將於「第三十六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公開。綱址:https://pse.is/6wyrkg,會議當天不提供紙本論文集,可自行上網下載,會場亦提供無線網路服務,歡迎與會者自行攜帶筆記型電腦連線大會網站參閱。
三、大會發表過之論文,原則上經指導老師督導作者修正,才由主辦單位彙編到「會後論文集光碟」。
四、發表人於發表會後可自由投稿任何學刊,不需取得該屆主辦單位的同意書,但需於投稿之論文註明「曾於第三十六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上發表」等相關字樣。
五、「會後論文集」之製片,請於會後公告時間內繳交修正後之論文PDF檔,並依規定格式書寫(參閱附件二),本會將依所寄來之PDF檔原稿製片,不重新排版,並會存檔於本發表會官網,供大眾下載。
六、本會於收到論文PDF檔後之一個星期內,會將發表費等相關獎助金轉匯至個人帳戶,並寄信通知。敬請各位發表人配合公告時間,如期繳交論文。
拾壹、聯絡電話及地址
聯絡單位: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第三十六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籌備處)
E-mail:religion@gms.tcu.edu.tw
電 話:03-8572677轉33211
地 址:970花蓮市介仁街67號
【宗研所計畫口試】114/4/21(一) 黃采茵同學
【研究生計畫論文口試】
研究生:黃采茵同學
論文題目:印地安藥輪結構及其療癒研究──我的靈境追尋
時間:114.4.21(一)09:30
地點:慈濟大學介仁校區2C207教室
口試委員: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劉璧榛研究員(召集人)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建德教授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員林美容教授(指導教授)
【宗研所計畫口試】114/4/30(三)蔡麗蓉同學
【研究生計畫論文口試】
研究生:蔡麗蓉同學
論文題目:初探慈濟新店靜思堂社區關懷據點樂齡講師從「利他」到「自利」的自我成長與成功老化
時間:114.4.30(三)10:00
地點:慈濟大學介仁校區2C110花道教室
口試委員: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員林美容教授(召集人)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建德教授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簡玟玲副教授(指導教授)
【跨宗教領域課程演講】114/4/8(二)15:40 儒佛對話與慈濟實踐——論21世紀人間佛教的倫理關懷與文明重構(林安梧教授)
時間:114/4/8(二)15:40-17:30
題目:儒佛對話與慈濟實踐——論21世紀人間佛教的倫理關懷與文明重構
主講者:林安梧教授(東華大學洄瀾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元亨書院山長)
講者簡介:
林安梧教授,臺灣台中人。哲學家、宗教學家。臺灣大學第一位哲學博士。
先後擔任:臺灣清華大學教授暨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美國傅布列特訪問學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元亨書院院長、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山東大學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傑出海外訪問學人,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山東大學易學及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暨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尼山聖源書院副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
林安梧師從牟宗三先生,是當代新儒學第三代中極具創造力的思想家,在牟宗三先生「兩層存有論」的基礎上提出「存有三態論」,認為「儒道同源而互補」,主張融通三教,面對廿一世紀文明的新挑戰,展開對話與交談。方法論上,以船山學、十力學為基礎,提出「道、意、象、構、言」五層詮釋的中國詮釋方法論。林安梧尤為關注儒學的現代適應性問題,近年來更深研哲學治療學之可能,曾以普通話及閩南語開講《四書》《金剛經》《易經》《道德經》等,推動民間書院講學之風不遺餘力!
主要著作有: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東大,1987)、《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東大,1993)、《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學生書局,1995)、《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明文書局,1996)、《契約、自由與歷史性思惟》(幼獅,1996)、《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明文書局,1996)、《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幼獅,1996)、《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學生書局,1997)、《教育哲學講論》(讀冊文化,2000)、《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讀冊文化,2003)、《道的錯置﹕中國政治哲學的根本困結》(學生書局,2003)、《兩岸哲學對話﹕廿一世紀的中國哲學》(學生書局,2003)、《儒家倫理與社會正義》(言實出版社,2005)、《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學生書局,2006)、《新道家與治療學:老子的生命智慧》(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儒學革命》(北京:商務2011)、《牟宗三前後: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史論》(臺灣學生書局2011)、《老子道德經新譯暨心靈藥方》(萬卷樓,2014)、《血緣性縱貫軸:解開帝制•重建儒學》(臺灣學生書局2016)、《林安梧訪談錄:後新儒家的焦思與苦索》(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儒道佛三家思想與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林安梧新儒學論文精選集》(臺灣學生書局,2021)、《論語譯解:慧命與心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總共三十餘部,專業學術論文二百餘篇,關注儒釋道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研究生計畫口試】114/4/10(四)廖進民同學
【研究生計畫論文口試】
研究生:廖進民同學
論文題目:從《法華經藥草品》探討「菩薩道」的慈濟實踐
時間:114.4.10(四)10:00
地點:慈濟大學介仁校區2C110花道教室
口試委員:
前慈濟大學人社院院長周德禎教授(召集人)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鍾隆琛副教授
前慈濟大學副校長許木柱教授(指導教授)
【榜單公告】114學年度碩士班考試入學錄取榜單公告
宗教組-一般生
正取四名:
114322201 陳 O 煇 114322202 劉 O 蒼
114322203 謝 O 賞 114322204 梁 O 芳
慈濟組-一般生
錄取從缺
錄取生確定就讀報到注意事項:
一、請填寫「碩士班考試入學_確認就讀報到聲明書及提前入學申請書」(應屆畢業生暫時無法取得畢業證書者,請加填寫繳交學位切結書),回覆期限為於114年4月11日(五)止。
二、「確認就讀報到聲明書」及相關應繳文件,以【限時掛號】寄至「970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1號 慈濟大學 教務處招生」(以國內郵戳為憑,逾期不予受理)。寄出前請先傳真至招生組(Fax:03-8562490)。
三、逾期未報到者將以自願放棄錄取資格論。
【校園生活兩三事】慈大宗研所是Tiffany級的、LV級的
宗研所是Tiffany級的、LV級的~~
我愛宗研所大家庭,祝福宗研所每年招生滿招,同學們都能順利畢業~
https://youtu.be/ZC53m-SmE8Q
【宗研所學位口試】114/4/9(三)蔡宜蓉同學、呂錦淑同學
【研究生學位論文口試一】
研究生:蔡宜蓉同學
論文題目:從「靜思茶道」析探「慈濟人文」:一位茶道教師的觀察體悟與課程設計之研究
時間:114.4.9(三)08:00
地點:慈濟大學介仁校區2C110花道教室
口試委員: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吳冠宏教授(召集人)
東華大學洄瀾學院榮譽講座林安梧教授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建德教授(指導教授)
【研究生學位論文口試二】
研究生:呂錦淑同學
論文題目:從邊緣進到世界的台灣人間佛教—二十世紀以來地緣關係下「慈濟宗」的佛儒實踐初探
時間:114.4.9(三)10:00
地點:慈濟大學介仁校區2C110花道教室
口試委員: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吳冠宏教授(召集人)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建德教授
東華大學洄瀾學院榮譽講座林安梧教授(指導教授)
【宗研所計畫口試】114/3/30(日) 呂文恩同學
【研究生計畫論文口試】
研究生:呂文恩同學
論文題目: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自我敘說原生家庭對疾病的影響
時間:114.3.30(日)14:00
地點:慈濟大學介仁校區2C207教室
口試委員: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蔡宗晃助理教授(召集人)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林曉君副教授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周柔含教授(指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