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研所專題演講】112/10/4(三)10:00 受念處:自我解脫與菩薩行之運用(見護法師)

專題演講

(撰文:釋德榞/照片:彭秋玉等) 繼昨日之講座「慈悲的理論與實踐」,今日見護法師以「受念處」為主軸,開展自我解脫與菩薩行之運用。首先,見護法師提出幾個問題:佛所說法沒有大小乘之分,但一般人總覺得四念處為小乘的修行法門,它是不是小乘?若用四念處指導,使大家能得到解脫,超出三界輪迴,做這樣的事是大乘還是小乘?四念處既是修行核心的一部分,為何說它是小乘?四念處是三乘佛法的基礎,是佛教共通的,是解脫道必須的修行法門;大乘或小乘,要看我們的用心。

如何觀受?今天的主題:受念處。受是心到身的橋樑。情緒、感受苦與樂,主導人生的品質。觀受念處,可以幫助情緒管理,提升生活品質。但情緒管理還只是世間法,從受念處,可以覺到空性,與大乘菩薩行,也有密切關連。

「觀身如身,觀受如受」,成佛的關鍵,就在於如實了知。人一旦有了感受,意識分別立刻加入,就會產生愛與憎。愛憎一起,原來的感受被加工處理,情緒就會被誇大、強化。感受、分別、衝擊、反餵,情緒擴大,形成惡性循環;十二因緣,觸、受、愛、取、有,愛就產生取,就開始造業──有,而產生苦果,而生死輪迴。透過修行,可以不起受、愛與憎;若可以扭轉,就可以改變業力。

「觀受」要如何觀?引用經文,「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對於苦、樂受,不要一直加工,就不會一直相續下去。面對受時,不逃避、不壓抑、不追求、不排斥,也就是不取不捨。要知受是無常,緣起緣滅,因境界因緣而起,不延續助緣則其受自滅。

法師教導大家在日常中,運用受念處要訣的兩個重點:一、受不代表「我」。我生氣,是我的心當中有一個生氣的成份,所以氣的情緒不能代表「我」整個人。不是我在煩惱,不是我在生氣,只是心當中有這情緒存在。這是觀受如受的根本。二、知而不隨,善選回應。他人辱罵,我沒得選擇;如何回應,我有得選擇。回應不同,則業果不同,「觸受」不起「愛憎」,即改變未來命運,破十二因緣,漸脫輪迴。知是超越所有對待二邊。知受非我,是慧;知而不隨,不讓意識跳進去,是定。定慧雙修,定慧不二,即是以禪宗要旨修受念處。

法師以淺顯的方式,引領大家走入佛法。最後,引領大家從受念處接軌到菩薩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觀內外受,漸漸打破人我的界限,與眾生同體。透過觀外受,觀別人的感受,產生同理心;觀外受是菩薩心的開始。觀受如受,可以讓自己的心平靜、客觀、冷靜,這時心海就有空間去觀察他人的需求,進而幫助他人。善觀他受故,易生同理心、大慈悲心,故受念處能發展為菩薩行。

在最後的半小時開放問答,現場師生把握難得的法緣,踴躍提問,人人在法喜中,圓滿了此次的相遇。

下午,見護法師在簡玟玲老師陪同下至慈濟精舍會見顏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