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研所跨領域講座】112/12/7(四)08:00 佛法與科學—從輪迴到空性(黃啟哲老師)

專題演講

(文:釋德榞/照片:王耀明) 黃啓哲師兄是二十多年的慈濟志工,目前回歸本會協助慈濟的學術發展。因理工背景,多年來未曾對佛法產生真正的信心和了解。他提到,人生的目標是為達到最成功的人生,而前提就是要先了解生命和世界是什麼,就如要先知道地圖,才能在環境中找到自己的目標。

現實本質的二種知識來源,不外乎科學所發展的知識,以及佛教所賦予的知識,但也因為知識,造成了知識障。佛法教我們世界的真相,教我們愛與慈悲,教我們對人生的指引,除此之外,佛法還教我們難以證實的宣稱,如輪迴等等。但非佛教徒會如何看待佛教?佛教徒如何對佛法產生信心?透過研究,黃啟哲老師找到破除無明的二把鑰匙,徹底翻轉了他的世界觀。

第一把鑰匙:輪迴的真實性。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輪迴的案例,這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意識。

第二把鑰匙:空性。空性是佛法的核心,佛法是佛陀對空性了解後,所宣說出來的看法。入世法與出世法,都與空性相關;了解空性,就不會有彼此的對立。

課堂中,以雙縫實驗來說明這世界是虛幻的。物質沒有實體,它的本質是「資訊(物訊元)」,以佛教來說,這就是阿賴耶識的業種。同學運用從《教觀綱宗》學到的觀點回饋,認為這就是所謂的「析空觀」。

老師進一步引導大家探討科學與佛法;科學與佛法是以不同的語言,來描述相同的現象。而世界如何從模糊變成確定?用手指的實驗,來證實精神、物質相互作用。意識觸動,令手指動作;物質的行為,會受到意識的影響。從量子糾纏,來證實空間、距離不是真實存在。心物互動,意識與雙縫干涉,意識是造成模糊的量子狀態變成確定狀態的原因。

黃老師用事實模型來對應佛法,建構佛教的可信度。豐富及具深度的主題,帶領著同學們探索科學、發掘意識、結合佛法,與會者受益良多!

 

講者學經歷:
美國康乃爾大學機械系、電機系學士
美國史丹佛大學機械系碩士
慈濟基金會文史處人文學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