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研所課堂演講】113/12/16(一)15:30 人間佛教與文殊法門(郭鎧銘博士)
很榮幸邀請到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的郭鎧銘博士來演講人間佛教與文殊法門,郭鎧銘博士的學術專長為中國中古史、中國佛教史、中國歷史文物。此次郭鎧銘博士的演講內容不僅是郭鎧銘博士的碩博士論文的連結,也結合佛教哲學課程的脈絡,更提供人間佛教、文殊法門、慈濟及慈濟志工經驗等專業知識。
郭鎧銘老師首先介紹了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引用印順導師著作《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印度之佛教‧自序》和《佛在人間》的說法,講述人間佛教是菩薩道。接著,講者分享修行重要的三顆心:菩提心、慈悲心和法空慧。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體現在人間佛教是此時、此地、此人的進化,更含納在人間佛教的精神(特質)中。
文殊法門的核心思想和特色是直說第一義。文殊菩薩是三世佛母,也是四大智慧菩薩之一。文殊師利的名號也反應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修持文殊法門也得六種智慧。
郭鎧銘老師提到文殊法門的教典介於般若法門和華嚴法門之間,《維摩詰經》是文殊法門的經典。《華嚴經‧淨行品》是文殊菩薩的語匯,經中三皈依的當願眾生在人間佛教的精神是心心念念為了眾生。
在場宗研所林建德所長提問講者:如何看待文殊法門應用在慈濟?郭鎧銘老師給予回答。郭鎧銘老師也回應在場鄭凱文老師的問題,文殊菩薩在唐宋時期的歷史,分析文殊菩薩與五台山的關係。本次演講不僅宗研所師生熱烈討論,也與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志工研習班的課程相呼應。
主講者簡介:郭鎧銘博士,現職: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學術專長:中國中古史、中國佛教史、中國歷史文物